Link Design
SINCE 1997
SINCE 1997
「高雄獎」自1997年由高雄市美術展覽會轉型而來,是台灣早期三大公辦美展之一,鼓勵藝文創作、扶植年輕新銳的計畫至今已邁入第22年,高雄獎早已成為台灣相當具有指標性、重要性的藝術獎項之一,八大類藝術完整呈現,凸顯高雄重視藝術的文化政策與培育藝術新生代的宗旨。
檢視自2001年以來高雄獎運作的軌跡和成果,在公辦藝術競賽中,「高雄獎」無疑是自律最嚴、自我期許最高、也試圖對藝術界和參賽者作最公開透明的典範。主辦單位重視競賽規則的周延性,評審成員的代表性,更在乎評選論斷的學術性和過程的透明性,在初審和複審的兩階段設計之外,還另外增設「觀察員」的角色,用心嚴謹的程度與國際競賽型展覽不相上下。
機制設計嚴謹、執行面健全以外,「高雄獎」持續啟動新的方案,以延伸既有之理念和目標功能,期許能夠繼續推進臺灣美術發展脈絡,秉持高雄市作為海洋城市開放、多元發展的特性,持續求新求變,發展成更具獨特風格的城市品牌與價值。「高雄獎」現已成為高美館一年一度的重要大事,20多年來的戮力經營持續努力不懈。使這個以城市為名的公辦藝術大獎,如今已成為藝術新銳心目中指標性的獎項之一。
聯綱設計有幸能夠承攬「2018高雄獎」相關的展覽設計工作,與有榮焉。以下是部份設計實例。
本展覽涵蓋了李蘭琴近幾年的創作,系列作品以繪畫語言中的虛與實、隱喻現代人現實生活與潛意識裡的虛虛實實,疏離或者密切,把現代人在面臨人生各種課題時衍生的情感,以及隨著時空流逝、更迭,產生各種虛實不明的記憶與思維,轉譯在畫布上,作者意圖表達一種恍惚、虛實又寧靜的氛圍。以心象的表現形式, 或者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相互運用尋找各種可能,如同高行健所言「當視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細部,具象與抽象的界線也就消失了」,在創作上沒有界線和框架,作者以畫布紙張為載體,承載各種自我內在和對周遭的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