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色印刷vs特別色印刷
一般市面上所謂的彩色印刷,係指四原色印刷,利用四原色交疊配置,可產生千變萬化的色彩與圖形。而只需用四塊印刷板,且青(Cyan)、洋紅(Magenta)、黃(Yellow)加上黑色(Black)四色油墨是國際認定大批量生產,成本低,對於彩色圖像,四色印刷是最佳的選擇也是最常見的印刷方式。
有些顏色是四原色所表現不出來的,此時需要使用特殊色,特調油墨印刷,故稱為特別色印刷。如金、銀、螢光類顏色。也有專為指定的固定色票,供業者、設計師及印刷廠確認最終成品顏色依據的色票系統,如Pantone、DIC、Toyo等品牌油墨大廠。然而,特別色印刷要費工調色,且油墨較貴,故製作成本相對也較高。
局部上光:上光前必須將要上光的部位製成網版,再將UV光油或特殊調配網版油墨印在紙張表面,再用紫外線燈光照射,成為局部有亮光效果的產品,多用 於廣告品、型錄、包裝盒、書籍封面等特殊用途。上光後成品於斜角觀看,可以看到局部上光的圖案或文字,或用手在其表面觸摸有局部浮凸的感覺。
亮光PP:使用熱壓機器在紙面上裱上一層光面的聚丙烯塑膠膜,優點是具有防水、美觀、加強彩色印刷色澤的功效,上光時可不必等印刷油墨充份乾燥即可裱合。分辨的方法是觀察印刷品表面亮光且有光滑的效果,或用手將上光紙面慢慢撕開,會看到一層薄的PE膜,則印刷品便是上PP膜。
霧光PP:使用加工機器與塑膠膜均同上,唯為霧面,並使彩色印刷效果具有高貴感、不反光的功效,優點同上,價格較亮光PP膜更貴。分辨的方法同上。
PVC:使用一層PVC膜將印品裱蓋住,其透明度較差,但質材堅硬,主要作為書寫墊板的上光。
UV光油:使用機械將UV光油精密均勻塗佈於紙面,並使用紫外線燈光照射乾燥後成為亮麗的表面,具有防污、光滑的功效。分辨方法是用眼睛觀察時可看到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感覺,用手觸摸時則有滑滑的感覺。
水性上光:使用水性光油在印刷完成時立即塗佈,可不必等待油墨的乾燥,以減少反印現象的發生。分辨方法大致同UV光油。 可指定為環保加工材質。
打凸:同燙金作法,需先製作打凸版(公母兩片),在紙張表面施加壓力,產生立體效果,可配合局部上光或燙金使效果更加明顯。
軋型:對於固定形狀或折線、可撕線等紙板上的加工,均需依賴刀模加壓在紙上軋出成型(如彩盒軋盒成型)。對於一些需要切圓弧線、不規則曲線、開窗、壓折線、裂線、 就必須利用軋型的方式來處理。製作軋型前必須先製作刀模,接著以製作好的鋼刀模加壓切出形體即可。一般而言,包裝紙盒、 立體卡片、兒童立體書等等,都必須透過軋型的加工處理才可以。
壓紋:壓紋又稱壓凸(Embossing),屬於凸版印刷的一種。加工後因具有浮雕的視覺感,且可增加印刷品青面的觸覺效果,一般用於鋼印、 卡片及一些特殊需求的印刷品上。其製作方式約有兩種:(1) 利用凸版或凹版和軟墊,將紙張放置在印版和軟墊之間,經滾壓後即可製成凹凸立體的印紋。 (2) 利用凹凸成對的陰陽模,將紙張置於陰陽模之間,經壓力擠壓出立體圖案。
燙金:燙金又稱燙印(Hot Stamping),是以金屬製的鋅凸版或銅凹版做為印刷版,在燙印前先將印刷版加熱,然後在被印物上放置燙金紙,透過熱力將印紋與燙金紙接觸的熱熔膠熔解,固著於被印物上。
燙金雖名為燙金但不表示只能做金色的表現,其因燙金紙的顏色不同而有金色(又可分紅口金、 黃口金、青口金)、銀色、紅色、綠色、藍色等不同的表現方式。 一般常使用在賀卡、喜帖、名片及高級典藏的精裝書封面上。
燙金是印刷方式的一種,一般是以鋅或銅做為印刷版,透過高溫加熱將金箔紙上的金箔燙印在商品上以增加商品的美觀,印上的可以是文字、圖形或商標,燙金雖名 為燙金但並不表示只能印金色的,顏色可以是金色、銀色、金紅、金綠、金藍…等各種顏色,端看個人需求及金箔紙和商品材質的配合,商品材質可以是紙、布、 木、皮革、塑膠、壓克力等材質,最常見的燙金產品就是喜帖,化妝品的瓶、盒、罐、蓋,電子產品也常利用燙金的效果來使商品的外觀更具可看性。